中国冶金网 - 冶金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价格行情 | 企业新闻 | 市场行情 | 行业新闻 | 冶金科技 | 政策法规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市场行情 > 黄石冶金工业的诞生
V.biz | 商业搜索

黄石冶金工业的诞生

信息来源:y-e.cn   时间: 2012-12-24  浏览次数:5604

    黄石这个矿冶之部,有着三千多年的矿冶历史。但在古代,矿冶业多为山上采矿,山下设置土炉冶炼,为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不能称为工业。真正的冶金工业,是在西方先进国家完成工业革命之后,国人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在国内设厂冶炼,才出现冶金工业。黄石的冶金工业,出现于民国初年。
    黄石冶金工业的缘起
    1877年,李鸿章的幕僚盛宣怀雇聘英国矿师郭师敦重新勘得大冶铁矿,盛拟兴建新式钢铁厂进行冶炼,于是亲率矿师勘测运矿水道及钢铁厂厂址。先勘大冶县沿江一带,勘得黄石港东吴王庙旁圩内有一片田地,地形宽展平坦,可以建厂安设冶炼机炉,但大冶铁矿开采出的铁矿石从梁子湖运樊口,又从樊口运至黄石港,运距较远。盛宣怀想在樊口一带沿江上下,建厂设炉。遂带领矿师及大治、武昌(今鄂州)、黄冈三县知县,履勘武昌、黄冈两县所属大江南北上下一百多里。履勘结果,矿师认为,这一带南岸多山少平川,北岸多沙洲少坚土,都不及黄石港东首基地。后来经过再三比较,选定黄石港东首吴王庙旁作为兴建中国第一家新式钢铁厂厂址,并定名为“湖北铁厂”。
    1878年春,盛宣怀偕矿师郭师敦带大冶铁矿的铁矿石赴上海,到制造局用砂罐试炼,炼出生铁交“湖北开采煤铁总局”官员盛宇怀带回湖北,呈湖广总督和湖北巡抚检验。盛则乘船到天津,向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禀报利用大冶铁矿矿石新建新式钢铁厂的方案。并委驻英公使在英国打听冶炼钢铁机炉的情况。要求李鸿章将直隶发存苏典生息本项钱145000串,再在应缴息款内拨钱5000串,凑足150000串,拨湖北在黄石港兴建铁厂。并要李鸿章做其兄长湖广总督李翰章和湖北巡抚潘霨的工作,让他们将湖北发存汉典生息本项钱15万串拨给湖北铁厂,不足部分,由他盛宣怀自己筹措。李鸿章拒绝了他的要求,在黄石港东兴建湖北铁厂之事被搁置。
    1890年张之洞在湖北创办钢铁工业时,派人勘测厂址,有人建议按原英国矿师郭师敦的意见,设厂于黄石港,比利时矿师白乃富建议把钢铁厂厂址选择在省城武昌,从郭从白,当时争论相当激烈。盛宣怀致电张之洞说:“武昌设厂,是铁石、灰石皆须逆流,恐运费太巨,郭师敦原在黄石港近石灰山处觅定高基,安置机炉,荆煤下运黄石港,与武昌运费必不相上下。此系二百年远计,似宜从郭不从白。” (孙毓堂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页770。) 李鸿章建议贴近煤矿产地设厂。张之洞为便于管理,把钢铁厂厂址选择在汉阳大别山(龟山)下汉水与长江的交汇处。盛宣怀深感遗憾,致电奕劻说:“最难锰、铁、煤、石聚于一处,又近江边。若就大冶设炉烹炼,虽官办稍加居糜费,亦足能兴利持久”。
    大冶铁厂的兴建
    湖广总督张之洞兴建的汉阳铁厂,到1895年因缺乏煤焦冶炼,加上产品质量欠佳,销售不畅,企业亏损严重,官办难以为济,交盛宣怀招商承办。盛宣怀接办后,开办萍乡煤矿,改造扩建汉阳铁厂,扩建大冶铁矿。到1907年,钢铁产品、铁矿石及煤焦产量大幅增涨。1908年3月,盛宣怀奏准清廷,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成立汉冶萍铁厂矿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改官督商办企业为完全商办公司,广招商股,进一步扩大厂矿生产规模。
    1909年汉冶萍公司在上海召开商办第一届股东大会,公司总理盛宣怀提出在汉阳铁厂建设4号高炉和7号平炉时,又提出在大冶产铁矿之地兴建一座新铁厂,以提高公司的生铁产量。他在会上说:“现在日本、美国、太平洋多要买我生铁,买去了都说我铁好。现在我只有三个化铁炉,断不够用,明年要想第四炉造成,大约可出一千吨生铁,便可出一千吨钢。候外国销路大通,便在大冶江边造四个化铁炉,专炼生铁。” (盛档选辑《汉冶萍公司》。)盛宣怀的提议,得到全体股东的一致通过。会后,准备向日本借款1200万日元,实施他在大冶产铁矿之地兴建新铁厂的计划。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出走日本,这一计划未能实施。从1911~1913年公司生产一直不景气,亏损洋例银320万两,到了“非扩充出货不足挽救”的地步。
    盛宣怀1913年从日本回国后,决定借日债实施他在大冶建设新铁厂的计划。于是召开股东大会通过借款议案。这年7月向日本提出借款1500万日元的要求,10月日本外务大臣牧野伸显通知在北京的日本驻华公使山座圆次郎,同意这笔借款。12月2日盛宣怀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借款条件相当苛刻,要以汉冶萍公司全部财产作抵押,并聘请日本人为最高顾问工程师及会计顾问,借款要用大冶铁矿生产的铁矿石1500万吨和汉阳铁厂生产的生铁800万吨分40年偿还,不得还现金。盛宣怀为在大冶产铁矿之地建设新铁厂,竟不顾一切。
    在向日本提出借款要求的同时,汉冶萍公司派时任公司高等顾问、公司经理李维格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考察,与各厂矿工程师们筹划建设方案。尔后提出在大冶建高炉两座,每炉每日出生铁250~300吨,1914年动工,1918年投产,年产生铁40万吨。盛宣怀调汉阳铁厂厂长吴健负责大治新厂建设事宜。吴健受命后,即与美国专业设计公司麦基公司接洽,请代为规划设计,制订出工程一年完竣的建厂方案,公司认为“索酬过巨”,被否决。遂将新厂建设事宜交由日本派驻公司的最高顾问工程师大岛道太郎负责。
    在大冶江边建厂,当时提出了三个方案,一是建在石灰窑镇以上,二是建在石灰窑镇以下,三是建在大冶铁矿石灰窑矿办公处附近的车站处,最后选定在石灰窑镇下一公里处的袁家湖地方建厂。袁家湖那时既无工厂,也无街市,只散落一些村庄。
    厂址选定后,汉冶萍公司令大冶铁矿矿长徐增祚负责与地方联系征购土地。到1918年共征购土地4186亩。由日本三井洋行负责,向美国列德干利制造公司订购800立方米的高炉两座(每座可日产生铁450吨),造价为22.35美元(后又追加4万美元) 。1916年10月,大冶铁厂组织机构成立,开工基建。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美国禁止钢铁机件出口,高炉机件交货时间拖延。到1922年6月22日,1号高炉才举火开炼。L号高炉的投产标志着黄石钢铁工业正式诞生,并由旧式的矿冶业转变为现代冶金工业。但1号高炉生产到7月5日,因炉盖开关失灵,导致高炉下部铁水凝固冻结而停炼。公司只得令2号高炉加紧施工。2号高炉于1923年4月4日开炉,生产到1925年10月18日,因时局变化,焦炭供应断绝,被迫停止生产,两座高炉共生产两年零两个月,生产生铁25.8万吨,此后再未开炉。1948年7月10日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利用大冶铁厂基地成立“华中钢铁有限公司”,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3月1日改称“大冶钢厂”。其两座800立方米高炉为当时中国最大的两座高炉。日本侵华期间,被“日铁”拆毁。
    炼铜工业的开创
    1913年各国都在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铜价高涨,国内造币厂需要大量的铜金属。在这种情况下,商办的西城公司在阳新富池口江边兴建一座炼铜厂,名“富池炼铜厂”。 炼铜厂从西方引进反射炉、真吹炉、圆形熔矿炉、矩形熔矿炉、冲天炉、蒸汽引擎、碾矿机、电动机、绞矿机、选矿机等,并在江岸修筑码头一座,驳岸148.44米,从厂区修筑轻便铁路至江边,采封三洞、欧阳山等处铜矿作原料,生产纯铜。
    1915年湖北官矿公署成立后,在大治、阳新两县开办铜矿,设龙角山探矿处、赤马山探矿处、七峯山探矿处、封山洞探矿处、天台山探矿处。因五大探矿处分布大冶、阳新两县,名“大新铜矿”。又从西城公司收购富池炼铜厂,作为大新铜矿铜矿石的冶炼基地。任命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矿冶专家何熙曾到厂负责冶炼工作,1917年何以旧有熔矿炉容量过小,随投入资金70余万元,添置矩形8尺高炉一座,每次能装铜矿60.5吨,添设容积5吨的反射炉2座,容积15吨的反射炉2座,真吹炉12座。冶炼设备增加,又添置鼓风机、锅炉、煤气引擎、发电机等辅助设备,并在厂内设营造部,厂区占地面积扩大到69.97亩,全厂员工发展到200余人。1918年再次开炉,共炼出纯铜540余但。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铜价低落,加上制钱毁炼之铜充斥市场,造币需用之铜供过于求,随停产。1922年将该厂租给商办的开阳公司,改名“三泰炼钢厂”,到1924年炼出纯铜11吨,随之停办,再未开炼。
    富池炼铜厂是湖北省第一家机械化的新式炼铜厂。虽然企业未发展壮大,但开了湖北省用新法炼铜之先河,黄石从此诞生了冶铜工业。
    黄石冶金工业的诞生,为共和国成立后建市创造了条件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冶金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