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到鞍钢股份炼焦总厂西部炼焦作业区,问一问工友对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冶金工艺所研究员庞克亮的印象,他们的回答总是惊人的一致:“他是我见过的最不像博士的博士。”
庞克亮每天和现场工人一样,爬上有着几百摄氏度高温的焦炉炉顶测温度,定期清理布袋除尘器……不管活儿多脏多累,为了最准确地掌握现场情况,他都坚持亲力亲为。
这个“接地气”的博士,自2013年博士后出站后,所负责的“资源化绿色化焦化生产体系的构建”等科研项目先后获省部级奖励3项,承担鞍钢重大科研项目2项、鞍钢股份公司科研项目10余项,通过优化炼焦配煤结构、工艺优化,共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达7亿多元。他还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2项,鞍钢集团重大科学技术奖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你怎么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经常有人这样问庞克亮的母亲刘静珍。刘静珍想想后回答:“还真没怎么管他,这孩子打小就能吃苦。”刘静珍说,当年家住在灵山,庞克亮在太平上的小学、中学,离家距离远,庞克亮是校体育队队长,每天5点自己起床,第一个赶到学校,带领大家训练。高中,庞克亮就读三中,家离学校将近20公里,有一天下暴雪,庞克亮离家最远却第一个到校,校长专门在大会上表扬了他。
刘静珍说,自己和庞克亮的爸爸都是工人出身,为了生计,照顾孩子的时间不多,也没能力辅导作业,庞克亮上学、写作业、玩耍、做家务都是自主决定,有一个自由的童年,但也养成了自立和自律的生活习惯。庞克亮上小学三年级就承担了炒菜、做饭、洗衣服等大部分家务。在学校,他也是特别勤快,拎水桶、洗拖布、复印材料等活儿都抢着干。除此以外,庞克亮的体育成绩相当出色,长跑、跳高、跳远都擅长,曾代表学校参加区里的运动会。老师们对他的评语多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有责任心、执行力强等。这些好习惯至今影响着他的学习和工作。
2017年,庞克亮被批准纳入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他在工作中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白天深入生产现场,下班后将电脑带回家,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甚至连走路、吃饭的时间也不放过,在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对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
功夫不负有心人。庞克亮带领团队研究的“低变质程度廉价气煤的开发与应用”等3项股份公司课题结题均为优秀,累计为公司创效4650.7万元。专利“一种以炼焦用煤镜质组反射率为主要指标的煤岩配煤方法”获2018年第二十届中国专利优秀奖,这是专利领域最高政府部门奖,也是这一届中国专利奖鞍钢唯一获奖专利。
“看着儿子白天晚上忙,挺心疼的,但他总说,‘妈,小时候你总告诉我,有付出才有回报,不努力哪能成功呢。’”刘静珍说,每次取得成绩,庞克亮都会第一时间告诉她,每每这个时候,当父母的都感到特别骄傲。
鞍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伟